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一分快3回本技巧稳定规律 > 新闻动态 >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5:44 点击次数:99
为了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,促进头针疗法的发展,1983年中国针灸学会拟定了《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化方案》,确定了四区、十四条治疗线,作为头皮针治疗部位。该方案于1989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科学组会议(日内瓦)正式通过,向世界各国针灸界推荐。其主要根据传统经络理论在头部取穴结合其他头针的内容(大部分沿袭焦氏头针)而成,因此其结合了经穴头针和反射区头针的特点。在穴名的命名上以头部解剖位置为主,而不是以穴位的功能加以命名。《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》中的标准线是以中医医学理论为基础,按照分区定位,经上选穴,并结合传统刺法中透刺方法的原则来进行划分。标准线与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。
图片
定位与主治额区图片
头正面头针穴线图示
额中线:在额部正中,前发际上下各0.5寸,即神庭穴 (DU24)向下针1寸,属督脉。主治:头痛、强笑、自哭、失眠、健忘、多梦、癫、狂、痫、鼻病等。额旁1线:在额部,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角,发际上下各0.5寸,即眉冲穴 (BL3)沿经向下刺1寸,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主治:冠心病、心绞痛、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炎、失眠等上焦病证。额旁2线:在额部,额旁1线的外侧,直对瞳孔,发际上下各0.5寸,即头临泣 (GB15)向下针1寸,属足少阳胆经。主治:急慢性胃炎、胃十二指肠溃疡、肝胆疾病等中焦病证。额旁3线:在额部,额旁2线的外侧,自头维穴 (ST8)的内侧0.75寸处,发际上下各0.5寸,共1寸,属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之间。主治:功能性子宫出血、阳痿、遗精、子宫脱垂、尿频、尿急等下焦病证。顶区图片
头顶头针穴线图示
顶中线:在头顶正中线上,自百会穴 (DU20)向前1.5寸至前顶穴 (DU21),属督脉。主治:腰、腿、足病证 (如瘫痪、麻木、疼痛)、皮层性多尿、小儿夜尿、脱肛、胃下垂、子宫脱垂、高血压、头顶痛等。顶颞前斜线:在头部侧面,自前神聪穴至悬厘穴 (GB6)的连线,此线斜穿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。主治:对侧肢体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。将全线分成5等分,上1/5治疗对侧下肢中枢性瘫痪;中2/5治疗对侧上肢中枢性瘫痪;下2/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、运动性失语、流涎、脑动脉硬化等。顶颞后斜线:在头部侧面,自百会穴 (DU20)至曲鬓穴 (GB7)的连线。此线斜穿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。主治:对侧肢体中枢性感觉障碍。将全线分成5等分,上1/5治疗对侧下肢感觉异常;中2/5治疗对侧上肢感觉异常;下2/5治疗对侧头面部感觉异常。顶旁1线:在头顶部,顶中线左右各旁开1.5寸的两条平行线,自承光穴 (BL6)起向后针1.5寸,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主治:腰、腿、足病证,如瘫痪、麻木、疼痛等。顶旁2线:在头顶部,顶旁1线的外侧,两线相距0.75寸,距正中线2.25寸,自正营穴 (GB17)起沿经线向后针1.5寸,属足少阳胆经。主治:肩、臂、手病证,如瘫痪、麻木、疼痛等。颞区图片
头侧面头针穴线图示颞前线:在头部侧面,颞部两鬓内,自额角下部向前发际处的颔厌穴 (GB4)到悬厘穴 (GB7),属足少阳胆经。主治:偏头痛、运动性失语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口腔疾病等。颞后线:在头部侧面,颞部耳上;方,耳尖直上自率谷穴 (GB8)到曲鬓穴 (GB7),属足少阳胆经。主治:偏头痛、眩晕、耳聋、耳鸣等。枕区图片
头后面头针穴线图示枕上正中线:在枕部,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,自强间穴 (DU18)至脑户穴 (DU17),属督脉。主治:眼病。枕上旁线:在枕部,枕上正中线平行向外0.5寸。主治:皮层性视力障碍、白内障、近视眼、目赤肿痛等眼病。枕下旁线:在枕部,从膀胱经玉枕穴 (BL9)向下引一直线,长2寸,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主治: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、后头痛、腰背两侧痛。图片
头穴线主治功能归纳神志病相关刺激线:额中线。头面五官相关刺激线:额中线、顶颞前斜线、顶颞后斜线、颞前线、颞后线、枕上正中线、枕上旁线。脏腑病相关刺激线:额旁1线、额旁2线、额旁3线。四肢痹症、痿症以及运动感觉异常相关刺激线:顶中线、顶颞前斜线、顶颞后斜线、顶旁1线、顶旁2线。腰肌病、足疾相关刺激线:枕上正中线、枕上旁线。皮层性多尿、小儿夜尿相关刺激线:顶中线。小脑平衡障碍相关刺激线:枕下旁线。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相关资讯
- 2025/04/12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
- 2025/03/08行业风口丨谷歌AI智能体执行复杂任务完成度已达85%,机构称Al Agent迎爆发元年,风口已至?
- 2024/12/21国产操作系统行业专题报告:关键核心基础软件,国产替代空间广阔